为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赓续红色血脉,筑牢理想信念根基,2025年9月29日,国际学院院长兼直属党支部书记回雁雁以“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——从红旗渠看奋斗之魂与信仰之力”为题,为2025级全体新生讲授了2025年秋季学期书记/院长思政第一课。

回雁雁书记以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”论述作为开篇,结合《愚公移山》这一经典寓言所蕴含的奋斗精神,引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光辉篇章——“红旗渠精神”。她结合在红旗渠干部学院的学习收获与深入思考,围绕红旗渠的建设背景、艰苦历程、英雄事迹与时代价值,为同学们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。
本节思政课运用丰富的历史图像与感人至深的故事,生动展现了红旗渠建设过程中的精神力量:通过第一位为修建红旗渠牺牲的烈士吴祖太的事迹,诠释了共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畏担当,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为工程所做出的重要贡献;借助红旗渠上著名劳模任羊成的真实经历,讲述了青年突击队在最为艰险的施工阶段奋勇争先、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;通过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杨贵的感人事例,剖析了在困难时期领导干部深入调研、把握机遇、着眼长远,并与施工人员同吃同住的艰苦奋斗作风。
在全林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历时十年,削平1250个山头,开凿211个隧洞,最终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“人工天河”,创造了令人震撼的历史壮举。

回雁雁书记强调,红旗渠精神深植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。她勉励新时代青年要从中汲取信仰的定力、奋斗的勇气和担当的自觉,将个人理想的“小我”融入国家与民族事业的“大我”之中,躬身力行,续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。

最后,回雁雁书记寄语全体师生:当前学校正处在迎接本科合格评估、迈向更高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,希望大家以红旗渠精神为强大动力,将思政课所激发的思想热情转化为扎实行动,发扬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,团结一心,奋发有为,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,共同书写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历史的崭新篇章。

本次党课内容翔实、叙事生动、思想深刻,既有历史纵深感,又有现实针对性。与会师生深受教育和鼓舞,现场反响热烈。大家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学习,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将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,自觉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初心使命,以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担当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
编辑|蔡柔倩
初审|蔡柔倩
复审|吴锦涛
终审|回雁雁
2025年10月11日